看丁真世界的藏式建筑,古代藏族建筑师无比惨

来源:建筑界编辑:黄子俊发布时间:2020-12-29 15:37:44

[摘要] 在藏区,宫殿的建造就是一件奢华且难以复制的事情,而工匠更是稀缺的资源。藏区原本并没有多少技术纯熟的工匠,它的建筑发展来源于两个女人。

看丁真世界的藏式建筑,古代藏族建筑师无比惨.jpg

  神居之所

  很久很久以前,藏区的拉克达有一位技术高超的建筑工匠,他给国王修建了一座宏伟的“烈城”。

  宫殿完成后,国王害怕他给其他人修建同样宏伟的建筑,于是把他的右手剁下,并答应养他一辈子。

  这样朴素又有点血腥和荒诞的民间传说在藏族文化中十分常见。

  曾经我们很少关注这些高原上的故事,丁真的爆红帮我们重新打开了藏族的大门,让我们意识到原来藏族不仅仅只有西藏,还有更广阔的区域和更多元的文化。

  而藏族建筑,和那里的草原、雪山、森林一样,值得我们探索。

  建筑工匠的故事尽管没有具体的年代,却不是毫无根据。在藏区,宫殿的建造就是一件奢华且难以复制的事情,而工匠更是稀缺的资源。

  藏区原本并没有多少技术纯熟的工匠,它的建筑发展来源于两个女人。松赞干布的两位妃子,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

  她们分别从唐朝和尼泊尔带来大量工匠,并在布达拉宫、大昭寺、小昭寺等实践中把来自欧亚非已经的成熟建筑样式糅合在一起。此后,这几座建筑成为藏区建筑的模仿对象,而那段时期的建造技术和审美也因此流传下去。

  所以,藏族文化是中国文明、印度文明和当地生态文明等的结合。从建筑上看,它也杂揉了中国唐朝的木构和装饰、印度的建筑形式甚至遥远埃及的结构方式。

  丁真说他想去拉萨。因为在藏族人民眼中,拉萨就是信仰的起点和终点。拉萨字面上的意思是“天堂”,是每个藏族人都向往的城市。

  藏区分为卫藏、安多、康巴,主要是根据方言区来划分的。“卫藏”指的是西藏拉萨、日喀则一带;“安多”指的是青海除了玉树以外的其他藏族地区和甘肃的甘南州等地;“康巴”是四川省甘孜、阿坝、西藏的昌都以及云南迪庆地区等。

  在藏族的发展史中,卫藏的拉萨从松葬干布时代开始都是藏区的都城所在。而从拉萨延伸出来的文字、语言以及建筑,也影响着藏族世界的每个角落。所以丁真对于拉萨的向往是必然的。

  藏族人民的信仰经历了原始宗教到苯教再到佛教的过程。

  苯教的核心教义是万物有灵,无论是日月星辰、山川大地、风雪冰霜,还是人的头发鼻子嘴巴都应该有着专门的神护佑。这种朴素的自然信仰,一直到中世纪吐蕃王朝开始才逐渐被佛教压制,并最终与佛教融合在一起。

  那么藏族建筑 又如何体现藏族人民从自然和宗教中融合的信仰?

  宗教、颜色和建筑

  藏区的建筑最喜欢的主体颜色是红、白、黄三种,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含义。

  白墙,自然的力量

  藏族建筑对白色的运用十分广泛,白色既传达了自然和朴素,也代表着吉祥,可以说是藏区生态文明在建筑的表现。

  藏族人吃着白色的糌粑,用白色的朵玛祭祀温和神,结婚时披着白色的哈达。当这些信仰方式延续到建筑上,便是随处可见的藏式白墙。

  在丁真家乡理塘里,长青春科尔寺 的夯石墙在风雨的磨砺下逐渐褪去了白色,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最初兴建时单纯的愿景。

  远在西藏的雍布拉康 是吐蕃王朝的第一个宫堡,在布达拉宫建立前,这里曾是文臣公主和松赞干布居住的地方。这座又像城堡又像碉楼的建筑无论经过多少次修建,依然保留着下方白色的墙体。

  藏族工匠门用藏区白土、水、牛奶和蜂蜜 制作成了墙的白浆,泼在粗糙的墙面上。墙的质感被很好地保留下来。

  中世纪左右的藏区平民居住的其实只是木屋、帐篷和洞穴,但即使是最普通的夯土墙或者遮掩的幕布,白色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红色,敬畏的力量

  红色,对于藏族人民而言,是尊严和权力,也是对一切未知和强大力量的敬畏。

  和祭祀温和神用白色的朵玛相对,祭祀凶神就会用红色朵玛。

  藏式建筑也用着红色象征着政治的威严和神的护佑,布达拉宫红宫便是宫堡里最大的一座建筑,伫立在拉萨人一抬头就能看到中心位置。

  即使是白色建筑,他们也会在屋檐处围上红色的装饰。我们从丁真家乡的建筑就能够看见很多建筑在檐部下的墙体会涂抹大面积的红浆。

  红浆做法与白浆很相似,也是找来当地的红土,用牛奶蜂蜜等增加凝性,同时放入红糖一起搅拌。(舌尖上的藏族建筑?)

  总之,如果白色代表的是自然的喜爱,那红色便是藏族人民某种虔诚的情绪,无论是对自然,还是对赞普,抑或是对佛教。

  在过去甘孜藏族的著名景点里,除了风景优美的稻城亚丁,最让人向往的也许便是红房子的海洋——色达了。在那里,即使是不信教的人,也能感受到强大的精神力量,而建筑的颜色也许就是这种情绪最重要的催化剂。

  黄顶,宗教的力量

  除了红白,各种颜色在藏文化里头都有着不同的含义。黄色表示繁盛,黑色表示威猛,蓝色表示神秘;白绿红黑指向着东南西北四个宇宙空间。在苯教寺院中看到白色是天神,黄色是年神,红色是赞神,绿色是地下龙神等。

  所以这些颜色在宗教建筑中也有着不同的作用,特别是黄色和金色。

  吐蕃王朝的繁荣源于统治者开始用王权压制神权,用世俗化的佛教冲击本土的苯教,甚至达到了如果不在家里放置佛像就会被斩杀的疯狂地步。

  佛教在中世纪成了藏族最大的宗教力量,而这些政治思想上的转变也充分落实在建筑里。

  在松赞干布、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一起主持修建的建筑大昭寺 中就有大量金色的佛像,巨大的金顶和金轮。

  在藏式寺院里,黄色一般是建筑的主色调,金色则是最上层的颜色。

  理塘的长青春科尔寺的顶端是特质金属屋顶,瓦片用铜制作并且镀金。屋脊安装瓶状金饰品,寺庙内用金色的泥沙铺满墙壁,金色液体书写着经文。

  墙面悬挂贝壳制作的帷幔,墙上挂锻制佛像,中央安放着佛像和经卷。金环和银环系在银色的梁柱上。

  从公元10世纪后近一千多年间,藏区共有佛教和苯教的寺庙五千余座,宗教已经成为他们在苦寒之地最大的精神动力,颜色是启示他们活下去的信号。

  藏族文化的延续

  无论使用的是哪种颜色哪种信仰,藏区的工匠总是立足于当地材料才开始做文章。

  从最早的藏族宫堡雍布拉康到普通平民的住宅,当地的碎石、白土、泥沙构筑了藏族建筑特有的底座,它们分布在不同高度的山坡,不是平地上起高墙的征服感,而是和高原共生的模样。

  比如甘孜的甲居藏寨的民居,现在依然使用着最朴素的材料,融入一片山林中。

  所以,藏区的建筑给我们的观感有时候是恬静优美,有时候又充满世俗欲望。

  它们的颜色看起来温和,又常常在某些节点上特别强烈,在外观上可能是平静如水,而内部的装饰上,我们可能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金色佛像,是色彩艳丽的唐卡。

  一千年前提心吊胆的藏族工匠们把这些独特的壁画和彩绘承载于木质梁架上。厚实的白色高墙和轻盈的木材装饰 形成内外的两种印象。

  藏室的门窗上装饰着短椽和飞子木构成的“八苏”檐口;窗户上挂着彩色的“香布”;窗楣上的短椽被涂成上层深红下层墨绿,然后会在下层绘制着花纹彩绘;窗户的过梁渲染着蓝色飞龙或者莲花的图案;窗框上装饰着莲花花瓣的条纹。

  白色帆布挂在窗前,上面绣着蓝色的吉祥图案。

  藏族的历史和建筑还有许多讲不完的故事。

  12月,当丁真火爆全网后,这个现象级别的事件又延伸出关于学历、教育、性别各种各样的网络论战。

  但是,比起这些问题,更该受到关注的不应该是丁真背后被许多人误解和漠视的藏族文化吗?

  我们需要走进藏族的过去,走到那些被冷落的藏式建筑中。

  以上就是建筑界知识频道给您带来的“看丁真世界的藏式建筑,古代藏族建筑师无比惨”分享。我们会持续为大家分享更多建筑设计相关的知识给大家,寻找建筑之美,探索建筑之路。欢迎关注我们~

建筑史,丁真,藏族建筑文化

延展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