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建筑史学家郭黛姮,古建筑的守护女神

来源:建筑界编辑:黄子俊发布时间:2020-10-13 13:25:11

[摘要] 郭黛姮先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师从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今天“万园之园”圆明园得以在虚拟世界重生,正是来源于奠基人郭黛姮先生的执着追求和首创精神。

“80后”建筑史学家郭黛姮,古建筑的守护女神.jpg

  她是成长在紫禁城脚下的北京女孩,

  也是建筑大师梁思成的弟子。

  她聆听巍峨古城楼的吟唱,

  或是一角倾颓殿基的灵魂的诉说。

  因为她,六和塔神采依旧,

  因为她,雷峰夕照重现西湖。

  她从圆明园的废墟出发,十余年倾尽心血,

  实现“万园之园”的数字复原。

  她是古建筑的守护女神,

  投身文化遗产保护五十余载,

  为千年传统的保护深耕一片沃土。

  她就是杰出的中国建筑史学家——

  郭黛姮。

  郭黛姮先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当今中国建筑史领域最为杰出的学者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国家文物保护工程责任设计师。现任北京圆明园研究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她师从建筑史大师梁思成先生,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从事古代建筑史的学术研究工作,在《营造法式》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等多个不同领域,均做出了突出贡献。曾先后主持维修杭州六和塔、雷峰塔重建工程、珠海圆明新园设计、登封少林寺扩建、北京恭王府修缮、嵩山历史建筑群保护规划、圆明园数字复原等项目。今天“万园之园”圆明园得以在虚拟世界重生,正是来源于奠基人郭黛姮先生的执着追求和首创精神。

  160年前,“万园之园”圆明园毁于大火。

  20年前,

  梁思成弟子、建筑史学家郭黛姮教授

  开始全面研究圆明园,

  10000余件历史档案,

  4000幅复原设计图纸,

  2000座数字建筑模型……

  稀世之宝圆明园至此揭开神秘面纱。

  2020年10月20日19:00

  人文清华讲坛

  84岁的郭先生

  为您讲述“万园之园”的前世今生

  重现中国皇家园林的盛世容颜!

  紫禁城脚下初识古建

  1936年10月1日,郭黛姮出生于古都北平。四合院里长大的她,中学就读于紫禁城脚下的北京第一女子中学,学校上体育课经常沿着紫禁城墙外跑步、在午门前操练。学生时期的郭黛姮,每日背着书包穿梭于胡同的青砖灰瓦,老北京四合院的建筑布局与韵味,潜移默化地沁入了她早年的生活体验。

  新中国成立当天,郭黛姮穿着最漂亮的花裙子花衬衫,站在天安门旗杆下聆听开国大典的讲话,看着红旗在天安门前久久飘扬。“建国之初,建筑学缺少人才。我上中学的时候,老师说建设新中国,大家可以学建筑,跟着梁思成学习。”郭黛姮将这番话记在了心上,“这之后,我走在大街上,看着一个个‘庞然大物’,感觉这些建筑也挺值得琢磨的,我们看到的只是表面,里面是什么样?我将来要是能学这个,把它们搞清楚了好像也是一门学问。”

  1954年,郭黛姮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1958年,为筹备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清华大学参与国庆工程设计,当时清华建筑系是六年制,本科四、五年级的学生都投入国庆工程的建筑设计,最后清华大学做的革命历史博物馆设计方案中标。四年级的郭黛姮,参与了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的设计工程,并亲自绘制了部分施工图。

  师从梁思成,获益终身

  1960年,郭黛姮留校任教,分配至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筑历史教研室,从事古代建筑和园林研究。“当时我的同学都到了第一线,都去搞建筑设计。可是我要搞历史,我简直不知道怎么搞。难道是读古书吗?整天看古人著作能够搞历史吗?我当时也不太明白。”

  郭黛姮的疑惑在1962年得到了解答,当年她成为了梁思成先生的助教兼科研助手,成为《营造法式》研究课题组成员。《营造法式》是宋代李诫编撰的建筑学著作,是中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但艰深难懂,梁思成先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上学时收到了父亲梁启超寄来的这本天书,从此立志要破译它。

  在成为助手后的几年中,梁思成先生的言传身教,使郭黛姮获益终身。梁思成先生说:“读跋千篇,不如得原画一瞥……秉斯旨研究建筑,始庶几得其门径。”这句话原本是形容古画的研究,指读前人写的跋文千篇,不如一瞥见原画真容,建筑史研究也是如此,阅读古文献也需要理论联系实际。

  梁思成、林徽因先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曾说过,“无论是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于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由温雅的儿女佳话到流血成渠的杀戮。”当年,郭黛姮随梁思成先生前往河北赵州桥考察,梁思成指着桥上的栏板雕刻,说,“这座桥的栏板上雕的龙纹是那么生动活泼!你用手摸摸——每一个面都不是平面,都是弧形的,包括桥栏杆扶手的表面——这样的雕刻才能显得饱满。”与古建筑血脉相通的细微感受中,郭黛姮逐渐读懂文物的“生命”。

  1987年,由梁思成先生主持,郭黛姮参与的“中国古代建筑理论及文物建筑保护的研究”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这也是中国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1988年,她参与的“中国古代建筑史及文物建筑保护”项目荣获教育部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半生守护中国古建

  文革结束后,清华大学恢复招收研究生,郭黛姮回到原来的教研室,继续从事梁思成先生未竟的事业。“我被‘文革’耽误了那么好的时间,我要补回来,我要赶上去,觉得好像白白浪费了这十几年的光阴。”重返古建筑研究领域,郭黛姮踌躇满志。

  上世纪八十年代,郭黛姮开始进入古建筑修复领域,1991年开始主持杭州六和塔修缮。“千年浮屠”六和塔历经风雨,虽然主体尚好,但由于屋面常年漏水,木结构已经损坏严重。六和塔怎么修,当时颇有争议。一种方案是拆掉大修,而另一种方案,就是郭黛姮团队提出的保持原貌。“梁思成先生讲过,对古建筑要整旧如旧。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使它面目一新,并不是修古建筑的目的。”

  郭黛姮的建议被甲方——杭州市文物局采纳。六和塔外观13层,其中有6个结构暗层,在保留原貌的基础上,通过在暗层安装钢箍、添加钢柱子、并在底层添加防潮层等方式,让古塔“延年益寿”。“六和塔成为我国最早一座按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国际标准《威尼斯宪章》修缮的古塔,在这个塔里,我们可以看到宋代的砖塔心、清代的外檐廊,保留着历史变迁的状况,使古建筑作为历史信息载体的职能得以彰显。”

  2002年,为主持杭州雷锋新塔的建设,郭黛姮再次来到了西湖畔。与六和塔风貌犹在不同,雷峰塔早已于1924年倒塌,仅有遗迹残存,对于遗址上能否建“新”塔的争议延续不绝。郭黛姮打破一贯以来对“文物修复拿不准”的状况。她觉得首先要解决该不该复建。对于这个问题,应看到文物价值中的“情感价值”,她查找了历代人们对雷峰塔的多首吟咏诗篇,这些反映出雷峰塔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现代,杭州人代会的提案也多次要求复建雷峰塔,其实是留住“乡愁”的渴望。

  “我们在完好保护遗址的基础上,根据考古发掘出的塔基、原塔轮廓的绘画、照片,设计了钢结构的新塔。”雷峰新塔复建项目创下采用跨空结构、原地保护中国古塔遗址全国第一,传统形式的古塔采用现代钢结构技术建造全国第一,近年新建的塔类建筑中采用铜件最多、铜饰面积最大、全国第一等记录。新塔不仅成为保护遗址的构筑物,也使流传千年的西湖十景之“雷峰夕照”得以补全。在雷峰塔的“重生”中,历史的传承、时空的对话、人们的审美期待以及旅游的功能需求交织相融。该项目获得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全国第十一届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银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等奖项。

  郭黛姮主持的另一举足轻重的古建保护案例,是启动于2006年的嵩山古建筑群总体保护规划。与六和塔、雷峰塔的单体建筑修缮不同,当时郑州市启动了将嵩山古建筑群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郭黛姮团队对嵩山古建筑群的核心价值进行了评估,制定了系统性的保护框架,以凸显遗产项目“突出的普遍价值”。

  雄踞“中岳”之尊的嵩山,庙、阙、寺、塔、台、书院等数量众多且个性突出、是中国历史建筑群中保存种类最多、修建时间跨度最长、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者。郭黛姮认为,嵩山古建筑群在中原地带的绵延,“真实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牢固的‘天地之中‘理念的长久文化吸引力,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中占有核心地位”。2010年,由嵩山地区8处11项历史建筑组成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正式收入《世界遗产名录》。

  万园之园辉煌重现

  在郭黛姮与古建筑的不解情缘中,圆明园绝对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郭黛姮与圆明园的结缘,还要追溯到60年代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的时期。当年的圆明园布满了荒草和稻田,郭黛姮踏入这片无人问津的遗迹,寻找保存下来的山形、水系,接触散布在民房、猪圈、山林、水岸间的残桥、假山、叠石、地基和石刻,感慨沧桑岁月的同时,在想象中构筑乾隆《圆明园四十景》图中的旧日辉煌。

  而真正着力于圆明园研究,则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彼时,郭黛姮主持了珠海一个旅游景区——圆明新园的设计工作,精选圆明园四十景中的十八景加以复原,“轰动一时”。

  在郭黛姮眼中,圆明新园的复建仍然无法真正重现圆明园的辉煌,时间步入千禧之年,她申报了《圆明园档案资料的研究》这一课题。“当时的设想就是先建立一个关于圆明园的数据库,其实对电脑的概念很模糊,没有一个具体的计划。” 但之后,圆明园管理处联系到郭黛姮,希望展开进一步的研究规划。

  从此,人迹罕至的圆明园遗址里,经常能看到郭黛姮和学生们的身影。在一人高的草丛里,他们艰难摸索前行,在这样的摸索中,上下天光遗址的台阶、杏花春馆遗址的山洞与假山、天然图画遗址的湖心岛等一一重现天日。

  中国园林的造园艺术从写实发展到写意,每座园林主人的审美理想起着决定性作用,这在私家园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皇家园林也亦如此。团队全面查找历史档案:内务府奏销档、穿戴档、起居注、御制诗;样式房遗存图纸、簿册等,并密切关注考古发掘新成果,结果发现圆明园不仅仅是一个园林,更是从雍正到咸丰五朝清帝治国理政的中心,地位不亚于紫禁城。圆明园反映了帝王的治国理想、审美情趣,同时也折射出几朝政治与经济的变化。

  随着对圆明园的不断发掘,“圆明园是否重建”这一问题再次引发众议。作为圆明园的守护者,郭黛姮反对全面复建,“圆明园目前定性为考古遗址公园,它是历史信息的载体,把载体换成新的,就看不到原来的东西了。”

  如何让饱经战火摧残的圆明园“活过来”?从2009年开始,郭黛姮团队开始了圆明园的数字化研究。他们采取全方位的研究方针,对历史文化、山水环境、建筑艺术、园林植物、保护展示等各方面进行整合,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避免见物不见人的弊端。并对已有的清代皇家建筑《营造则例》所载的“建筑规范图”进行初步数字化,研究了圆明园建筑与规范图的不同点。

  “在圆明园研究领域,目前我们是国内做得最认真、最科学,真正按照圆明园的各种史料信息来做的。”年逾古稀的郭黛姮,带领80多位考古学家和学者教授展开学术攻关,1万余件历史档案,4000幅复原设计图纸,2000座数字建筑模型,6段历史分期中的120组时空单元......积累的资料可谓是汗牛充栋。

  在文献依据、图像史料依据、考古依据的多重技术支持下,郭黛姮团队完成了能够采集到详实信息的所有景区的数字化复原工作,在圆明园建园310周年之际,精准数字复原景区达全园总量的60%,团队还研发了“虚拟现实”的圆明园移动导览系统和高清沉浸式体验产品,游客甚至可以足不出户,就能“穿越”至康乾,如身临其境般游览圆明园。

  2020年,“重返·万园之园”数字圆明园光影感映展开展,带来数字文物加沉浸式多媒体时空舱的全新形式,营造具有极高艺术观赏性和感染力的体验式空间,在历史的碎片中开启梦境与现实的交错。

  郭黛姮表示:“圆明园的东西,我已经跟它结下了不解之缘,我觉得我还要继续搞下去。”

  远山如黛, 嵷乎天地之间

  2016年10月1日,是郭黛姮的八十寿诞。“远山如黛,山者基于一篑之土,以成千丈之峭,嵷乎天地之间;志存高远,厚重不迁,不忧不惧,长寿永恒。”当时学生的献词,亦可作为她一生为人与治学的写照。

  任教清华园五十载,昔日梁思成先生的年轻助手,如今也已桃李满园。在郭黛姮的学生眼中,他们的老师永远“步子很快”。当年在浙江田野调查,六十二岁的郭黛姮健步如飞,无论上山下坡都走在最前,韩国学生惊为天人,以为见着了武林高手;还有一次在古村考察,道路崎岖,学生原本以为郭黛姮要落后,谁知一到目的地竟发现她早已坐在那里等候。

  在香港东部西贡大浦地区的历史建筑调研,多年后学生依旧津津乐道。两个多月里,郭黛姮与团队同吃同住,在没有现代仪器的辅助下,克服陌生的环境和语言障碍,背着测绘工具在村落间跋涉,依靠生涩的广东话与渔船交涉,回到住所后学生累得睡着了,郭黛姮还帮着做饭。在艰难的环境下,郭黛姮率领团队完成了港府要求的范围之内大面积的数据采集,以房屋为单位建立了一整套详细的资源数据库。

  “你要想往前进,就要有个目标。有了目标就得要自己去闯,这个事也许不是其他人已有的旧路,这才有闯的必要性。去闯一闯,可能就这样打开一片天地了,如果你不闯,老是照着别人的路走就不成。”谈到古建筑的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新,郭黛姮教导学生要坚持敢为人先、大胆探索,而专注与创新也是贯穿郭黛姮学术生涯的重要特质。

  2003年,五卷本《中国古代建筑史》(宋、辽、金、西夏)分卷出版。

  2003年,《东来第一山——保国寺》出版。

  2003年,《华堂溢采》出版。

  2007年,《乾隆御品圆明园》出版。

  2009年,主编《远逝的辉煌-圆明园建筑园林研究与保护》出版。

  2010年,郭黛姮、贺艳编著《圆明园的记忆遗产-样式房图档》出版。

  2011年,郭黛姮荣获中国民族建筑事业终身成就奖。

  而如今,耄耋之年的她依然没有停下脚步。

  2014年,《南宋建筑史》出版。

  2014年,主持登封图书、文化、博物三馆设计工作。

  2015年,主持洛阳明堂、天堂复建设计。

  2016年,《China’s Lost Imperial Garden-The World’s Most Exquisite Garden Rediscovered》出版。

  她的弟子们曾为恩师献上书有“骘古鉴今,营造中国”的横幅,表达对先生学术生涯巨大贡献的崇敬之情。

  在郭黛姮的见证下,那些即将没入历史尘埃的古建筑重新绽放芳华,守护一代代中国人的记忆与乡愁。“我们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变成大遗址的也不在少数,有的已经列为考古遗址公园,对于这样的遗址,做保护棚也好、虚拟再现也好,但绝不能随意在其上建造一座似是而非的仿古建筑。对于有可能修缮的历史建筑,应当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利用原材料、原技术、原形式进行修缮。”

  “古建筑不仅仅是具体的建筑物,而且反映了其所属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建筑里面能发掘出人的思想,蕴含的历史信息非常丰富,因此需要好好保护。”接受人文清华独家专访时,郭黛姮表示:“大家不要再去花更多的钱盖怪房子,这不是中国建筑应该有的发展方向,建筑师要传承血脉,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创新性转化。”

  她相信,“中国作为文明古国,随着国家繁荣昌盛,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必定开出更多鲜艳的花朵。”

  以上就是建筑界为你带来的,“‘80后’建筑史学家郭黛姮,古建筑的守护女神”的内容。建筑界人物频道分享更多建筑相关的建筑知识给大家,寻找建筑之美,探索建筑之路,欢迎关注我们~

建筑家,梁思成弟子,古建筑守护女神

延展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