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禅宗寺院建筑设计研究

来源:建筑界编辑:黄子俊发布时间:2020-03-24 15:21:59

[摘要] 第一章 绪论1 1 研究背景禅宗,中国佛教宗派之一。菩提祖师达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禅宗,中国佛教宗派之一。菩提祖师达摩是中国禅宗的始祖,自达摩祖师于中原弘法以来,将“禅学”下传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及六祖惠能,在六祖惠能任职时期兴盛(此时佛教早已中国化,谓之“禅宗”),及至中晚唐时期后,禅宗成为佛教在中国发展的主流。佛教自东汉明帝时期(约在公元纪 67 年左右)传入中国以来,浸润着很多中国人的心灵,一方面,佛教顺应人们的精神需要,另一方面,佛教思想在发展的过程中经过中国各个朝代的有为之士对其的理解与阐释,已经逐渐与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精神政治思想相契相融,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佛教的原始状态[1]。同时,又受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佛教逐渐“中国化”并在中国得到较大较快发展。与此同时,“禅”的概念也伴随着佛教的发展在中国传播,在历史的长河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逐步发展并演变出中国特色化的“禅宗”的概念[2]。

公元约 67 年时,佛教初传汉地;公元 68 年,汉明帝主张建造白马寺,白马寺是汉地首座佛教寺院建筑,也是中国佛教传承的“祖庭”和“释源”,距今已历经 1951 年;到魏晋南北朝时,佛教开始建立宗派,此时禅宗的概念渐显雏形;隋唐时期,禅宗开始发展兴盛,自此时起,禅宗寺院也逐渐成为汉地佛教寺院的代表及主体,但在晚唐时期(公元 840-846 年)短暂数年,皇帝崇信道教,拆毁佛教寺院,逼迫僧侣脱离佛教,(史上称“会昌法难”事件),直到唐宣宗继位才重拾佛教,敕复佛寺;宋朝曾定道教为国教,佛教、儒教地位稍次;元明两朝禅宗思想开放,社会安定,禅宗得以发展。清初皇室信奉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佛、道、儒教均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在禅宗发展兴盛的隋唐时期,当权者对佛教的重视,奠定了禅宗的盛行地位,那时信徒兴建寺庙、佛塔,认为此举会得到功德,造福来世与今生,除了兴建寺庙,还兴舍宅为寺。王公贵族好将自己的府邸改建成禅宗寺院,这导致原本外来的天竺风格式的佛教建筑逐渐转化成中国本土的宫殿府邸一类的传统殿堂,而由府邸改建的禅宗寺院多为复杂的院落空间,这也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

1.2  研究对象
1.2.1 南派禅宗
惠能法师于广东韶关曹溪宝林寺弘扬禅学佛法时主张“觉性本有,烦恼本无。直接契证觉性,便是顿悟”的理念,华南的各个宗派受其思想理念影响,于是形成了结合岭南文化的独有的禅思想,而这被称为南派禅宗。
1.2.2 岭南禅宗寺院
岭南禅宗是禅宗发展到南方的一大分支,禅宗寺院主要为禅宗僧众的宗教活动提供适宜的场所及空间,在传承和布局上受到岭南地区独有文化思想的影响,产生一定变化,从而形成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岭南禅宗寺院。
禅宗寺院需要直接为禅宗僧众的宗教活动提供适宜的场所及空间,若在寺院中有一个完整的空间体验,那么周全考虑禅寺建筑的配置和布局必不可少也极其重要。岭南禅宗寺院的设计非常注重空间的设计,主要体现在对空间和时间加以运用设计从而达到渲染宗教氛围的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经济水平日益提高,岭南禅宗寺院的内容、形式、功能等都随着人们的需求而不断变化,使得禅寺建筑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人、融于环境并适应社会,这就形成了具有时代发展特色的岭南禅宗寺院。
.........................

第二章 岭南禅宗寺院的形成和发展

2.1  中国禅宗寺院的形成与发展
禅宗寺院是中国本土佛教禅修用于修行的场所,又可称之为丛林。
禅宗在发展初期,并没有完全得到认可,在那时与其他的传统佛教宗派相比,禅宗既没有地位,也没有专门的寺院道场,像是受到排挤的一个弱势宗派。禅宗从发展初期到后来走向繁盛的过程,经历了游历山林、参学、居无定所到群居定居、建立禅寺的过程,这个过程使得它在稳定下来以后更加坚韧,同时也对以后的蓬勃发展奠定了较为深厚的基础。禅宗在发展盛期,在中国佛教宗派之中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禅宗寺院其时在全国各地兴起,并且经久不衰。后至明清时期,很多宗派开始模仿禅宗的制度,建立了禅寺。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的同时与文化联系得更紧密,此时信徒教众更加追求自然山水间的情趣,追求心灵的升华,禅寺建筑在此影响下产生了“避世”、“隐市”的形式,此时,禅宗寺院不仅是宗教场所,也是心灵的避难所[1]。
唐初期,佛塔的地位开始下降,禅寺建筑逐渐呈现多院落布局。到了唐代中后期,佛塔的地位进一步降低,此时不设佛塔与佛像成为禅寺建筑布局的主要趋势[2]。
宋时期,禅宗寺院大致归为三种类型。按照传承方式的不同,分为师徒相承的世袭制度的甲乙主持院、采用选举的制度传承的十方住持院以及采用朝廷发布玉碟任命住持的敕差住持院模式[3]。后世传承多采用住持传承的制度规章。

明时期,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禅寺建筑更多的沿袭了汉唐时期壮丽、宏伟的建筑风格。明代禅寺建筑兴建佛塔,现今留存下来的佛塔几乎都是明时所建造[4]。
清时期皇帝提倡藏传佛教,建设了许许多多大型的藏传佛教风格建筑,与前朝时期的禅寺建筑的形式走向不同[4]。在晚清时,又由于多国文化的碰撞,禅寺建筑终于丧失了其独有主导的形式。
............................

2.2岭南禅宗寺院的形成与发展
在初祖达摩至中国本土内陆传法,传至五祖弘忍以后,中国禅宗此时才正式形成。那时禅宗分为以惠能主导的南派禅宗和以神秀主导的北派禅宗,南北两宗被称为是“南能北秀”。起初北派禅宗占据禅宗的主导地位,而后,因惠能南下传法,南派禅宗势力在此基础上逐渐壮大弘扬,最终取代了北派禅宗的主导地位,自此南派禅宗即禅宗正宗。一百多年后,北派禅宗势力逐渐衰败,逐步退出禅宗历史的舞台。至今为止,一般提到中国大成佛教所特指的禅宗都是指南派禅宗。所以通常认为中国禅宗的真正的创立者是六祖惠能,而惠能顿悟南宗的形成,标志着中国禅宗的确立[1]。
禅宗五家以南方为主要地区进行发展弘扬。在南方,有着文化发展的优势,在各类禅传的竞争当中,南派禅宗脱颖而出。禅宗五家,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和沩仰宗四家都在南方地区建立发展,只有临济宗一家在北方创立[2],随着代代的传承,临济宗也传入南方地区并发展盛行,成为南派禅宗的中流砥柱。
从历史的角度看,禅宗是在南方-岭南地区发扬光大的;从现实的角度看,禅宗对岭南地区的文化内蕴影响深远,可以说,禅宗和岭南文化的联系十分紧密。
岭南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文化特质对禅宗文化的传播、发展、光大有着重大的作用。岭南的佛教文化表现出了岭南文化的超前,务实,兼容,创新等特性,以致有的学者还认为“中国的佛教圣地当在岭南”。岭南文化在南派禅宗的发展中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这是岭南禅宗寺院及其建筑形成的缘由之一。
.............................

第三章 岭南禅宗寺院的形制与布局 ................................... 23
3.1  岭南禅宗寺院的形制 .............................................. 23
3.1.1  岭南禅宗寺院的制度 ............................................ 23
3.1.2  岭南禅宗寺院的形制 ........................................ 25
第四章 岭南禅宗寺院建筑设计 ............................................ 34
4.1  禅宗寺院建筑设计应遵循的法律法规 ......................................... 34
4.2  寺庙建筑的选址 ........................................... 35
4.3  岭南禅宗寺院的景观 ...................................... 36
第五章 岭南禅宗寺院建筑消防设计探讨 ......................................... 49
5.1  建筑类别和耐火等级 ......................................... 49
5.2  建筑总平面设计和平面布置 ....................................... 52


第六章 岭南禅宗寺院建筑功能变化及发展趋势

6.1  岭南禅宗寺院的建筑功能发展趋势
繁忙浮躁的都市生活给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人们开始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需要有一定途径和场所来释放紧张压抑的情绪。在新的需求的推动下,适应当代社会需求变化领会禅的精神本质,因此禅宗寺院的建筑功能也发生了演变。除了传统的办理佛事、弘扬佛学佛法、领众诵经修行,寺院新增了以禅修为主题的体验禅修、禅意客房、禅宗静养的商业模式,体验斋堂、素菜馆等也在岭南禅宗寺院中也颇受欢迎,这些都引导着禅宗寺院的建筑功能发生变化,为现代的都市人的需求提供周到的配套服务。结合论文题目本文重点以岭南近几年新建、拟建的几座禅宗寺院来加以阐述岭南禅宗寺院建筑功能发展趋势。

........................
 

结语

参考文献(略)

延展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