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性”综合视角下的历史建筑适应性改造设计策略研究

来源:建筑界编辑:黄子俊发布时间:2020-03-24 15:21:58

[摘要] 第一章 绪论1 1 研究背景1 1 1 城市发展模式转变,历史建筑扮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发展模式转变,历史建筑扮演重要角色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城市发展成果斐然。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资料显示,2018 年末我国的城市化率(城镇化率)达到了 59.58%,比 2017 年末提高了 1.06个百分点,距离发达国家虽存仍在差距但已在逐步缩小。2018 年 9 月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 No.11》指出,我国的城市扩张速度有所放缓,逐渐转变为集中城市化,国土空间开发模式呈现从点轴带动专项集聚开发的趋势。报告还提出了严格落实节约集约用地,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思路。

快速的城市扩张造成了诸多问题,当下我国许多城市都呈现出的千城一面的状态,城市中的建筑缺乏对自己的传统和特色的表达,随之而来的是城市特色文化的缺失。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使得不少历史建筑成为牺牲品,情感记忆中宝贵的地域差异逐渐被擦除。在起草《北京宪章》之初,吴良镛先生曾说:“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全球化导致了人和地域传统空间的割离。地域文化的个性化和多样性正在逐渐衰落乃至消亡;城市和建筑的商业化和标准化导致城市建筑特色逐渐消褪。城市文化和建筑文化逐渐呈现出趋同现象。”

当下我国的城市发展模式较以往产生了一些变化,逐渐步入由增量扩张为主到以存量优化为主的转型时期,其中存量优化的对象主要包括城市既有部分以及已规划但尚未投入实际建设部分两个方面。对旧建筑的改造再利用,改善城市生存环境,将取代大规模新建成为建筑师的重要工作内容。
历史建筑作为城市发展存量优化的重点对象,作为城市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具体传递者,其兴衰存亡与城市的生长是不可剥离的。作为城市地域文化的载体,大量存在于城市中的历史建筑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通过历史建筑的适应性改造,凸显地域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成为城市未来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新要求。
..........................
 

1.2  相关概念释义
1.2.1  “三性”
“三性”——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是“两观三性”建筑思想中一种高度概括的价值标准。其中,地域性是建筑赖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性决定建筑的内涵和品位;时代性体现建筑的精神和发展,彼此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从古罗马的“坚固、实用、美观”到我国现代提出的“适用、安全、经济、美观”,人们对建筑的评价和原则自古就有,且不断发生变化。要评价一个建筑的优、良、中、差,其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既包含主观的成分,也有客观的因素:一方面,评价会因主体差异而不同,比如一个建筑其形式美不美,功能好不好用,根据每个人的审美倾向和价值观念不同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关系到这个人的使用需求、受教育水平、阅历、看待问题的角度等等;另一方面建筑自身能够被经济性、尺度、比例关系以及声、光、热环境和结构强度等物理性能快速量化,这些客观因素也会对建筑形成直接的评价。

正如何镜堂先生所言:“建筑设计没有一百分。”3确实,建筑设计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但是好的设计存在共性。按照笔者对“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的理解,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呈现就是这个共性的所在,是集地域特色、历史文脉和时代精神于一身的集合体,纵观世界上许多优秀建筑的创作,都体现了“三性”的综合。本文研究的“三性”正是一个优秀建筑所具有的特性,采用的方式是在对“三性”的理解基础上,梳理其表达方式并提炼相关要素,研究分析他们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构建“三性”综合视角。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的基础研究

2.1  历史建筑适应性改造的理论研究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如果一个城市的文化发展脉络遭到破坏,城市个性与历史积淀也将荡然无存。历史建筑作为城市发展轨迹的记录载体,体现着城市独特的地域特色以及历史文脉。历史建筑透过岁月的镜片,折射出的是一个街区,一个城市甚至是一个地区和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底蕴。
在我国存在特别多面临无情拆除的历史建筑,其自身仍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经济和生态价值,但又尚未达到文物遗产的标准。对其进行改造再利用,合理性与可行性并存,此举能够实现历史建筑符合价值的提升与延续,既是对历史建筑的尊重,也是对未来城市发展的背书。

2.1.1  历史建筑的适应性目标
跟人有“生、老、病、死”一样,建筑也有“建造、使用、破败、损毁”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具有生命的,可以从其物质和功能角度来看:
建筑物质生命指的是建筑的结构、表皮、材料、装修等物质基础的耐久年限,其长度往往是固定的,主要与其建造时所采用的结构形式、材料工艺、施工方式有关;建筑功能生命则有所不同,指的是建筑的使用功能满足使用需求的年限,而功能需求是随着使用者的意愿和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变化的,因而其长度则是难以预知的。

物质生命和功能生命两者相互依存,物质是建筑功能必不可少的基础,而失去了功能的建筑也注定无法长久保存。在现实情况中,一些建筑其物质生命的消逝导致了功能生命的终结,但建筑的物质生命在通常情况都下比功能生命来的更长久。一些历史建筑虽然失去了最初的使用功能,却通过功能置换而得以保存,仍在使用中不断得到维护和更新;而另一些历史建筑虽然物质基础相对完好,却由于丧失了原有功能而被废弃拆毁,其建筑的物质生命成了功能生命的陪葬,非常可惜。也正是由于这些现象的广泛存在,对历史建筑适应性改造的研究才显得刻不容缓。
..........................

2.2  “两观三性”建筑思想与“三性”综合
“一个合乎逻辑的设计构思过程,常常是从地域中挖掘有益的“基因”成为设计的依据,从文化的层面深化和提升,与现代的科技和观念相结合,并从文化的层面深化和提升,与现代的科技和观念相结合,并从空间的整体观和时间的可持续观而加以把握,创作出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
2.2.1  “两观三性”建筑思想
“两观三性”建筑思想是我国勘察设计大师,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先生的建筑设计思想集中概括。其中“两观”是指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而“三性”是指时代性、地域性和文化性。何先生作为当代中国岭南建筑学派的领军人物,他提出的“两观三性”思想与岭南建筑的设计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岭南建筑,最早是在夏昌世先生发表于 1958 年的一篇论文中被谈及,该文章第一次概括了岭南建筑的特点,对岭南建筑理论的研究自此开始。现代岭南建筑主要产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持续发展并在八十年达到高潮,其特征主要表现为:“适应岭南地区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以及独特的丘陵地形地貌,通过灵活的空间布局、轻快的体量组织,结合特色的庭园空间进行因地制宜的创作。”13于感性层面,岭南建筑兼容并蓄,在吸纳了地区的地域文化、传统艺术的基础上,积极吸取外来的文化价值;于理性层面,岭南建筑则推崇实用性与经济性并重,在扎根建筑功能的基础上勇于尝新,运用新的材料和建筑技术进行设计创作。

扎根于岭南地域文化沃土之中,同时主动借鉴、研究国内外先进的设计观念,何镜堂院士在对前人经验的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总结再发展并运用于实践,近年来其带领的设计团队诞生出了一大批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在此基础上得来的“两观三性”建筑思想,要求建筑创作中要整体把握,以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表达为目标,在设计中体现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同时强调创作过程中的团队合作精神。这些思想进一步拓展了岭南现代建筑学派的思想的深度,并扩大了其内涵的适应范围。通过长时期不间断的建筑教育和大量的精品建筑工程经验积累,现代岭南建筑在设计中遵循人文历史、回应自然环境,将建筑技术、艺术表达与实用性、经济性巧妙结合的价值观念,在南方持续发出有力的声音,其影响渐渐扩大到全国范围。
............................

第三章 建筑的“三性”要素解构与综合视角建构........................ 27
3.1  建筑的“三性”表达要素解构 .................................. 27
3.1.1  地域性的表达要素 ............................... 27
3.1.2  文化性的表达要素 ....................... 31
第四章 “三性”综合视角下的历史建筑适应性改造策略.................. 43
4.1 历史建筑环境姿态的延续 .................................. 43
4.1.1  延续城市肌理关系 .............................................. 43
4.1.2  延续自然环境关系 ..................................... 44
第五章 实践复盘研究——以何镜堂院士工作室为例...................... 73
5.1  项目背景概况 .................................. 73
5.1.1  区域建筑历史背景 .......................................... 74
5.1.2  历史建筑的价值挖掘 .................................... 76

第五章  实践复盘研究——以何镜堂院士工作室为例

5.1  项目背景概况

5.1.1  区域建筑历史背景
项目改造的 历史建筑位于华南理工大学东住宅小区,在广州市五山路和岳州路交际处以南、地铁三号线五山站附近,为原国立中山大学在石牌办学时期教职工的住宅。当年,该区域共有住宅 46座,均是着名岭南建筑设计师的作品,共有甲、乙、丙、丁、戊、己 6 种设计规格,建筑面积 69 ㎡至 263 ㎡不等,自 1936 年 5 月起开始建造,至 1937 年 11 月陆续建成。

........................

第六章  结语

6.1  研究的成果
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城市规模呈现快速扩大的态势,历史建筑由于其设施相对落后,难以满足现代的功能需求,逐渐成为了落后和破败的代名词,甚至出现了对历史建筑的大拆大建现象,也由此导致了城市中“现代”与“历史”的相互割裂,人们对城市地域文化和历史精神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随之消失。值得欣喜的是,随着我国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变,历史建筑逐渐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对历史建筑进行适应性改造从而对其进行保护和再利用成为节约社会资源、保护建筑历史文化和物质环境的重要措施,其中不乏一些优秀的实践案例。

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与西方国家在历史建筑改造理论层面和技术层面的成熟不同,我国目前仍然面临着许多条件制约和设计上的困惑,主要集中在建筑的“历史性”与“现代性”的失衡。“历史性”和“现代性”可以说是建筑在不同时期所承载的地域特征和文化内涵,在不同时代的对应表达。
因此,本文将历史建筑的适应性改造设计作为研究对象,并由此展开相关的理论研究,对适应性改造过程中综合体现建筑“三性”原则提出相应的策略,以应对设计中的困局,主要研究成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历史建筑适应性改造的目标及其实现方式、价值基础和边界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我国目前在此领域存在的问题,为策略的提出提供理论背景支持。
(2)通过相关理论研究,总结前人宝贵的实践经验,分析建筑设计中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各自的呈现方式及其要素,通过分析三者之间的关联性和框架搭设,对“三性”综合视角进行建构。
(3)按照“三性”综合视角框架,结合国内外优秀案例,针对适应性改造过程中建筑“三性”原则的综合体现提出具体的操作策略。
(4)在“三性”综合大的视角下对何镜堂原始工作室进行详细复盘,对其历史背景、改造前后状态进行研究整理,对其设计过程进行详细的剖析和评价,将总结出的设计经验作为设计策略的实证。
参考文献(略)



延展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