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热闹看门道,从《冬奥山水间》看北京冬奥场馆周边生态修复!

来源:建筑界编辑:林玲玲发布时间:2022-02-16 10:35:04

[摘要]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展的如火如荼。中国奥运健儿们的佳音频频传来,不断振奋着国人的心。大型的工程建设都要伴随生态环境破坏,这个无法回避。今天我们来看看这届奥运场馆周边生态修复情况。

  记录片《冬奥山水间》呈现了很多冬奥场馆的镜头,下面,我们分门别类梳理一下,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如意形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建设情况:

  这种高挑式的建筑,已经最大限度的减少的对山体破坏,基础建设的堆填挖占还是少不了的,为了保证场馆安全,还是使用了一大片锚索框格梁结构对山体进行了加固。

  加固之后,对山体所有的工程创面进行了生态修复,初步推测采用了喷播技术。嫩绿部分为新生的植被。

  夏季比较好的状态:

  呃!这张有可能是效果图!

  在延庆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也采用了同样的锚索框格梁加固技术。

  高铁站的铁路边坡,基本上还是老办法,拱形骨架+栽植紫穗槐,高铁用这一招打遍大江南北,不过,确实无敌哈!

  对于坡降不大的国家越野滑雪中心,采用传统造林栽植就能够解决了。

  国家冬季两项中心的山谷中这一系列水塘,是水土保持的经典布局,所谓的:丘上林草丘间塘,对调蓄融雪和洪水,有很大作用。

  在延庆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也有应用。

  在建筑周边的边坡,还采用了混凝土挡墙+被动防护网+喷播,看来在陡峭的创面上,修复的效果还有待时日。

  左下角应该是一种新型的护坡形式,没有角度,看不太清楚。

  这个左边是阶梯式栽植,应该是沙地柏,右边土坡是刚喷播完的。

  现场工作人员对高山草甸做了草皮切块,移栽保护。

  移栽后遮盖了最薄的那种植被毯,用来保墒。

  还对区域内的大树进行了移植保护,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成活率可以达到90%以上。

  现场的场馆设计,基本都是,依照地势而建的,这样能最大限度减少了土方开挖,但是,就是上下要辛苦一下了。

  这个是用现场碎石做的石笼墙:

  看过了这些,我们已经看到建设者们的良苦用心了,其实,最大的水土流失隐患,并不在此,而在那些长而陡的雪道上。

  春季雪水融化和雨季的暴雨,先说说雪水融化,雪水融化时会在雪道上留下一道道冲蚀沟,而且越汇集破坏力越大。

  由于看不到雪道的处理措施,从纪录片中能看出夏季是有植被覆盖的。

  但透过一下云缝隙,还是能看到,有些堆砌的压占坡面还是裸露着。

  但是这种夏季的草本植被(赛道是不能有灌木的),基本是解决不了春季融雪的问题的,这个就需要完善的排水措施了,根据笔者之前的经验来说,就算排水设施非常完善,水土流失稳定也需要3到5年,所以,明年的四月以后是水土流失问题集中呈现期,需要慎重对待。

  以上就是建筑界园林频道为您带来的“别看热闹看门道,从《冬奥山水间》看北京冬奥场馆周边生态修复!”的内容,建筑界园林频道也将持续关注更多优秀园林设计相关知识,欢迎关注我们,关注建筑界~

冬奥山水间,冬奥场馆生态修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