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城建让城市焕发了“新”的生机

来源:建筑界编辑:林玲玲发布时间:2022-01-06 11:16:06

[摘要] 随着新城建试点的推进,越来越多可观可感的项目落地见效,政策发布、标准制定、试点落成……积极推进新城建,各类效益逐渐显现,城市焕发了“新”的生机。

  时光荏苒,岁月悠悠,2021年已经过去。

  2021年,是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城建”)快速发展的一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1个城市开展了综合试点,在一些城市做了专项试点,实施了一批可观可感的新城建项目,取得了优异成绩。政策发布、标准制定、试点落成……积极推进新城建,各类效益逐渐显现,城市焕发了“新”的生机。

  政策推动更加有力

  随着新城建试点的推进,越来越多可观可感的项目落地见效,相关部门、地方政府、社会各界对新城建意义和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对这项工作的认同感不断提升。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完善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和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推进市政公用设施智能化改造、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发展智能建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要求推动城市智慧化建设,建立完善智慧城市建设标准和政策法规,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城市建设技术、业务、数据融合。开展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推动建筑信息模型(BIM)深化应用,推进工程建设项目智能化管理,促进城市建设及运营模式变革。

  2021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推进新城建工作视频会议,通报工作进展,交流经验做法,部署安排下步工作,为全年的推进新城建工作定下了主基调。会议要求,试点城市加快推动项目落地实施,充分发挥新城建对有效投资和消费的带动作用,探索系统推进新城建工作的体制机制,建立完善新城建各项任务与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对接的工作机制。广州市、上海市、绍兴市分别从CIM基础平台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智能化供水设施建设和改造等新城建重点任务作经验交流,为其他城市推进新城建相关工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

  “以新城建对接新基建,带动有效投资,激发居民消费,促进扩大内需”逐渐成为共识。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印发的《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制定的《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都把推进新城建作为重要任务。其中,《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要求部署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车联网和充电桩(站)布局应用等24项重点任务。

  在地方层面,《福州都市圈发展规划》《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等一批重要地方规划将新城建纳入其中。

  试点先行成绩优异

  202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重庆、福州、济南等16个试点城市开展首批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2021年,增加天津滨海新区、烟台、温州、长沙、常德等为试点城市(区)。至此,新城建试点扩容,增至21个市(区),为加快推进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探索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机制模式。

  经过一年的探索推进,新城建试点城市扎实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一些可观可感的项目落地见效:在山东青岛,全市范围内开展的新城建试点涉及33个项目,其中综合示范园(区)8个,占地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创新性打造了“1+6+N”的“青岛模式”;在安徽合肥,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得到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认可,将在全国有条件的城市全面推广;在广东广州,广州CIM平台7月底发布,这也是全国首个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CIM+城市更新、CIM+智慧社区等6大应用体系实现了“老城市新活力”……丰硕的果实,预示着试点工作进入了新阶段,也蕴藏着新一轮巩固、深化、提高的澎湃生命力。

  同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还组织开展了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智能市政、智能建造等一系列专项试点。

  智慧城市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基础底座”,而智能网联汽车则是智慧城市发展的切入点。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不仅能构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新型感知体系、服务高级别自动驾驶快速落地,还对解决群众出行体验、服务城市智慧交通管理、赋能治理“城市病”有重要作用。2021年5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无锡6个城市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一批试点城市。12月,在各城市自愿申报基础上,经组织专家评审和实地调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确定重庆、深圳、厦门、南京、济南、成都、合肥、沧州、芜湖、淄博10个城市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二批试点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组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工作办公室,加强对试点城市督促指导,切实做好提供咨询服务、跟踪掌握试点工作进展情况、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工作经验等工作。

  标准体系更加完善

  为进一步明确CIM基础平台建设的相关要求,增强CIM基础平台技术导则的实用性和适用性,2021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组织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有关单位对《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技术导则》进行修订。本次修订重点征求吸纳了CIM试点城市和其他重点城市主管部门、科研机构、行业专家以及部相关司局的意见。

  与原导则相比,新修订的技术导则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修改:一是简化模型分级,按数据精细度由原来的24级调整为7级,明确CIM基础平台模型精细度不低于2级;二是优化数据构成,细化明确“一标三实”相关数据要求,增加房屋建筑普查、市政设施普查等大类数据,简化规划管理数据要求;三是精简了“平台性能”相关内容,增强了技术导则的简洁性。

  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技术导则》(修订版),提出了CIM基础平台建设在平台构成、功能、数据、运维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明确了CIM基础平台的基本要求,回答了“什么是CIM基础平台”这一基础问题,为各地开展CIM基础平台建设提供了简明有效的技术参考。

  1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行业标准《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技术标准》。此技术标准主要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平台功能要求、数据库要求、数据交换接口、基础环境、平台实施和验收、平台运行维护九大部分,对国家平台、省级平台、市级平台建设进行了详细规定。此技术标准规定,国家平台应包括统一底座、业务融合和辅助决策三大部分,其中,统一底座应包括网络层、数据层和平台层,平台层应包括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统一门户管理、统一电子证照、数据交换、数据汇聚、大数据分析和应用维护等系统。省级平台应包括业务指导、监督检查、检测分析、综合评价、决策建议、数据交换、数据汇聚和应用维护等系统。市级平台应包括业务指导、指挥协调、行业应用、公众服务、运行监测、综合评价、决策建议、数据交换、数据汇聚和应用维护等系统。根据此技术标准,市级平台应建立市、县一体化平台,并根据城市实际需求拓展功能。

  2022年抢抓机遇坚定信心

  迈进2022年,阔步追梦之路。你心中的智慧生活是什么样子?

  是家门口的大小事可一键上传解决;是楼宇的通风、配电、照明等系统都在进行智能控制;是无人驾驶“听令而行”;是天气状况、空气质量等环境数据实时呈现……

  “让大家过上更好生活,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展望2022年,我们对智慧生活的感受将会不断深化。

  新城建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整体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和运行效率,引领城市建设转型升级的重要工作。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巨大,是新的经济增长点。

  推进新城建,既是时代召唤,也是民心所盼。我们要客观认识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风险挑战,既正视困难,又坚定信心。过去40多年的高速度、大规模建设,粗放式的发展积累了许多风险隐患,如地下管线老化、底数不清等问题突出,城市内涝、燃气爆炸等灾害事故多发,迫切需要更新改造,推进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

  “致广大而尽精微”。是箴言,也是誓言。各部门要通过组织统筹、任务结合、资源共享,做实打实的“局中人”,不做空对空的“旁观者”,齐心协力推动新城建各项重点任务不断取得新进展和新成效,为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展望2022年,新城建工作要承压而上,以韧克艰。每一位为新城建工作不断努力的奋斗者都将在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光芒,让我们勠力同心、奋勇前行!(中国建设报)

  以上就是建筑界快讯频道为您带来的“2021年,新城建让城市焕发了‘新’的生机”内容,建筑界快讯频道会分享更多建筑相关热点资讯,寻找建筑之美,探索建筑之路,欢迎关注我们~

新城建,城市生机,城市治理

延展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