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实现从0到1的跨越,市场化发展再添新动力

来源:建筑界编辑:黄子俊发布时间:2021-09-27 11:15:36

[摘要] 截至目前,“1﹢3”标准化设计和生产体系中的3项主要构件和部品部件尺寸指南均已编制完成并正式对外发布。这也意味着:装配式建筑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已经完成!

  2020年9月,为贯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将标准化理念贯穿于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的设计、生产、施工、装修、运营维护全过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提出将着力打造“1﹢3”标准化设计和生产体系,即启动编制1项装配式住宅设计选型标准和3项主要构件和部品部件尺寸指南(钢结构住宅主要构件尺寸指南、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主要构件尺寸指南、住宅装配化装修主要部品部件尺寸指南)。

  1年时间过去了,上述“‘1﹢3’标准化设计和生产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国建设报记者注意到,截至目前,“1﹢3”标准化设计和生产体系中的3项主要构件和部品部件尺寸指南均已编制完成并正式对外发布。这也意味着:装配式建筑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已经完成!

  就此,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产业化分院副院长宋兵接受中国建设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3项主要构件和部品部件尺寸指南顺利编制完成并正式发布,对于全面提升新型建筑工业化生产、设计和施工效率,推动装配式住宅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迈进具有重要作用。“此前设计师进行主要构件和部品部件设计时往往只画轴线尺寸,几乎不会提及加工尺寸和定位尺寸。轴线尺寸是虚拟尺寸,对于现场安装而言,加工尺寸和定位尺寸才是真正看得见的尺寸。如今在官方指南中加入了加工尺寸和定位尺寸,是向工业化迈进的一大步。”

  从0到1的跨越

  202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钢结构住宅主要构件尺寸指南》率先对梁、柱、支撑、低层冷弯薄壁型钢等钢结构构件尺寸进行了规定;近日同期发布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主要构件尺寸指南》《住宅装配化装修主要部品部件尺寸指南》则分别对楼板、空调板、楼梯、墙板、梁、柱等预制混凝土构件尺寸,以及装配式隔墙及墙面系统、装配式地面系统、装配式吊顶系统、集成式厨房等部品部件尺寸进行了规定。

  对于3项主要构件和部品部件尺寸指南的编制和正式发布,行业内专家均予以高度评价,认为非常及时,是实现“到2035年,我国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取得显著进展,企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产业整体优势明显增强,‘中国建造’核心竞争力世界领先,建筑工业化全面实现,迈入智能建造世界强国行列”目标的重要一步,对于加快推动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业化具有积极意义。

  “建筑工业化最重要的是设计标准化,而实现设计标准化最根本的是模数协调,也就是尺寸协调。现在的标准化设计和生产体系可以补上如何进行标准化设计这一最基本的内容,是很关键的,解决了从0到1的问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周静敏表示,之前出台的相关标准基本是抓大方向、大原则,而上述3项主要构件和部品部件尺寸指南突出如何进行标准化设计的基本要求,内容具体,便于实际操作。

  “3项主要构件和部品部件尺寸指南的发布是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一大进步,可以从设计源头开始,对各个企业构件和部品部件的工业化、标准化生产进行规范,提高材料利用率和建造效率。尤其《钢结构住宅主要构件尺寸指南》还打通了冶金制造业与建筑业之间的界限,通过工业化生产定型产品,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副总裁方鸿强表示。

  落地实施还需多方共同努力

  当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要着手构建“1+3”标准化设计和生产体系,目的其实是为了全面打通装配式住宅设计、生产和工程施工环节,推进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解决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与标准化构件和部品部件应用之间的衔接问题,为设计人员提供强有力技术指导,推广少规格、多组合的设计方法;同时,通过明确通用标准化构件和部品部件的具体尺寸,逐步引导定制化、小规模的生产方式向标准化、社会化转变,引导生产企业与设计单位、施工企业就构件和部品部件的常用尺寸进行协调统一,全面提升新型建筑工业化生产、设计和施工效率,推动装配式住宅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迈进。

  如今3项主要构件和部品部件尺寸指南已正式发布,接下来如何落地实施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以进一步达成最初的目的成了当下业内更为关注的重点。针对目前行业内还存在各专业系统性集成很欠缺、各专业人员知识面较窄、建筑产业工人专业知识匮乏、现场施工装配较弱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多位采访对象从不同角度给出了落实建议。

  “接下来,最重要的是要把3项主要构件和部品部件尺寸进行系统性集成,所谓系统性集成,就是制定各部品之间装配的边界条件、接口技术和几何尺寸,而不是各做各的事。”宋兵表示,要将建筑、结构、机电、装修等所有专业前置,用并行设计的工作方法代替过去串行的、抛过墙式的工作方法;各专业一体化协同工作,就是要把住宅当做一个完整的产品来看待,摒弃过去“拆图式”的设计方法,用标准化的部品部件组合成完整住宅。

  周静敏则建议,下一步还需加强操作层面的设计导则的编制,以指导指南的具体使用,尤其要编制节点和接口的相关设计及安装工艺标准,确保构件和部品部件的开放性及互换性;另外,还需政府、协会和企业等产业链上下游共同落实3项主要构件和部品部件尺寸指南的宣传和培训。

  具体到企业,方鸿强认为,无论是定型类还是参考类的尺寸规定,企业都应努力按照要求将产品进行分类,尤其业内的领头企业要充分利用指南指导生产,尽快在工业化生产情况下大力减少非标产品,并将建筑结构与全装修紧密结合起来;同时,要将建筑产品提升到建筑产业来做,实现大规模地工业化生产,并实现以人为本,满足用户对住宅的个性化需求。

  最后,宋兵还提醒到,3项主要构件和部品部件尺寸指南的作用是指明方向,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使用时切不可死板套用。“在具体设计中,项目负责人最重要的工作是进行模数协调。如何处理空间模数和部品模数的关系,如何处理模数区和非模数区的关系,是项目负责人的主要工作内容。模数协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品质、提高效益、节材省工。”

  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范例城市)及产业基地实践案例征集

  推进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业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建筑工业化道路,是解决我国建筑业长期以来大而不强、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链协同水平不高、产业组织碎片化、建造方式粗放落后等突出问题的必然选择。

  为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的示范作用,2017年11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了首批30个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195个产业基地名单;2018年11月,为梳理成功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建筑,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通知,决定对第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合格的城市和企业继续认定为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评估不合格的城市和企业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撤销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认定;2020年9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又公布了第二批18个装配式建筑范例城市和133个产业基地名单。(建设报产经频道)

  以上就是建筑界快讯频道为您带来的“装配式建筑实现从0到1的跨越,市场化发展再添新动力”的内容,建筑界快讯频道也将持续关注更多建筑新闻热点的内容,欢迎关注我们,关注建筑界~

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市场,市场化发展

延展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