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的建筑元素面面观

来源:建筑界编辑:黄子俊发布时间:2021-06-25 14:10:58

[摘要] 贝聿铭,这位活过一整个世纪的老人,对东方故土有着深深依恋,又有着国际化的建筑视野。无论你是否身处设计圈,贝聿铭的建筑都值得我们去品味和感悟。

“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的建筑元素面面观.png

  谈到从中国走出去的世界级建筑师,不得不提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2019年5月16日)。

  生于乱世中国,18岁赴美求学,在当时华裔颇受歧视的国际建筑界,踏踏实实用震撼的作品说话,一步步征服了整个世界。

  美国肯尼迪总统的夫人选中他设计肯尼迪图书馆、法国总统力排众议把卢浮宫交给他改造、在香港建造中银大厦。

  活了一整个世纪,留下百幢令世人景仰的建筑,荣获50多项建筑奖项。

  作品遍布4大洲、10个国家,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是当之无愧的“华人之光”。

  世人认可贝聿铭。

  不仅是因为他是一位以工程学为根基的现代主义建筑师,也因为他能牢牢地抓住东西方艺术和文化的灵魂,将其倾注于建筑之上,成就一篇篇“大地上的史诗”。

  他17岁离开故土,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读建筑学。70多年的建筑生涯大多在美国和欧洲。

  他从未刻意中国化,但中国文化的确对他影响颇深:“我深爱中国优美的诗词、绘画、园林,那是我设计灵感之源泉。”

  从早年的香山饭店、香港中银大厦到近年的苏州博物馆,都是他留给故乡的礼物。

  贝氏家族在苏州的历史超过600个年头,可想而知,苏州博物馆对他有着非凡的意义,甚至被他视作“最亲爱的小女儿”。

  “我觉得苏州博物馆是个文脉主义建筑。当地政府想要的也是建筑文脉。在这个项目上,我有机会将历史古迹融入21世纪的背景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至于用材就毫无悬念了,我选定了灰泥、石材、或者瓦片。而颜色则是灰白结合。”

  就像苏州博物馆,贝聿铭的作品一直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

  光线、玻璃钢材、混凝土、几何造型,都是他的建筑关键词。

  以上就是建筑界人物频道为大家带来的“‘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的建筑元素面面观”内容,建筑界人物频道也将持续关注相关建筑界女性的事迹,欢迎关注我们,关注建筑界行业热点~

建筑师,贝聿铭,建筑元素

延展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