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绪红院士:用中国新技术,建造更好的摩天大楼

来源:建筑界编辑:黄子俊发布时间:2020-09-23 10:43:16

[摘要] 重庆大学周绪红院士获得重庆市科技突出贡献奖。对于“未来的建筑到底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刚刚拿奖的周绪红院士表示,一定要用我们中国自己的技术,修建更高更好的摩天大楼。

周绪红院士:用中国新技术,建造更好的摩天大楼.jpg

  9月22日,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2019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正式揭晓,重庆大学周绪红院士获科技突出贡献奖。未来的建筑到底是什么样子?刚刚拿奖的周绪红院士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用中国的技术 建造更高更好的摩天大楼

  在不久前的智博会上,周绪红院士在现场展示了中国首个足尺实体6层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房屋振动台试验视频。试验结果表明,冷弯薄壁型钢结构多层房屋是安全可靠的,将推动多层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体系在中国的发展与应用。

  “以前,在大学里学建筑时,教材里有摩天大楼的图片和内容。但是真正的摩天大楼是什么样子,从来没见过。”周绪红说道,后来出国做访问学者,看到国外的高楼大厦他感到十分震撼。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有一个强烈的想法“一定要用我们中国自己的技术,修建更高更好的摩天大楼。”

  据悉,周绪红在钢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广泛应用于卡塔尔、科威特等30多个国家和国内广东、重庆等省市的300余项工程,近3年新增产值152.45亿元,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带领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科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抗震防火的“未来式建筑”

  “在之前,国内和国外都进行了类似的实验,但国内的试验足尺‘模型’只有3层。”周绪红院士介绍,6月的那次试验,为世界首次6层足尺并 “双向”地震动输入的振动台试验,试验是水平横纵两个方向输入地震波,能模拟出更复杂的真实地震情况,并且是这类试验中世界上高宽比最大的一个建筑。

  周绪红院士表示,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房屋从低层向多高层发展,那么就必须解决两大技术问题,一个是抗震,一个防火,而这个试验就是针对房屋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

  在试验中,模拟汶川Wolong波、El Centro波和人工波,对该建筑进行试验,经过前后100余次地震的模拟,该建筑物仍然屹立不倒。

  周绪红院士表示,当地震达到8度时,能明显看到房屋在剧烈的晃动,停止实验后,发现里面有些墙板开裂了,部分螺钉连接有松动,但都是非常正常的试验现象,建筑物主体结构完全没有问题。“我们要做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周绪红院士说。

  周绪红院士表示,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发展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而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房屋用钢量低、自重轻、装配效率高、人工投入少。生产和施工过程均为干作业,噪声、粉尘和建筑垃圾排放小,且房屋品质易保证,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装配式绿色建筑。

  “未来的建筑就是以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为基础的绿色建筑,包括生产、施工过程的绿色化和建筑使用过程中的绿色化。”周绪红院士说。

  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这项技术可节省四到五成混凝土,综合成本基本持平。与传统的钢结构相比,可节省用钢量三到四成,综合成本降低三成左右。“搞土木工程就要重实践、讲应用。”周绪红说,未来他希望更高、抗震性能更好的建筑,也希望他的技术被更多人采用,能在中国的农村、小镇得到广泛的运用。

  以上就是建筑界为你带来的,“周绪红院士:用中国新技术,建造更好的摩天大楼”的内容。建筑界人物频道分享更多建筑相关的建筑知识给大家,寻找建筑之美,探索建筑之路,欢迎关注我们~

未来建筑,中国建造技术,建造摩天大楼

延展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