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为青城锦上添花

来源:建筑界编辑:黄子俊发布时间:2019-05-07 09:38:50

[摘要] 摘要:解决资金问题是推动PPP项目的关键。同时,PPP模式变主要依靠财政支出的传统模式为吸收社会资本投入,带来的改变更大。 尤其值得关注

摘要:解决资金问题是推动PPP项目的关键。同时,PPP模式变主要依靠财政支出的传统模式为吸收社会资本投入,带来的改变更大。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2016年7月,呼和浩特市与中国PPP基金达成投入轨道交通1、2号线项目24亿元的合作意向,是中国PPP基金成立运行以来的第一单。 在同年年底,中国PPP基金与内蒙古的5个PPP项目签约,其中有4个是呼和浩特市的项目,与中国PPP基金达成的投资合作额度为30.37亿元,呼和浩特市已成为中国PPP基金在全国投资项目数量和投资额最多的地区之一。

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作为一个颇具后发优势的省会城市,呼和浩特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

自2014年全国推广ppp模式以来,呼和浩特推出了一批高质量高投入的大型项目,特别是借助PPP模式有效践行了绿色发展理念,为城市未来发展增添更多期许,向着绿色青城更迈进一步。

在整个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是纳入国家PPP示范项目投资额最大的城市,5个项目总投资595.68亿元,占全区国家示范项目总投资额的66.87%。

呼和浩特市财政局副局长赵英杰表示,PPP模式已经成为该市经济发展进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手段,它对于吸引社会资本,缓解政府资金压力,提升建设、运营绩效和培育市场主体,在城市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多方面实现政府、公众、企业共赢多赢局面,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制度是持续前行的保障

搭建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是PPP工作能够持续推行的重要保障。

2015年年初,在全面启动PPP工作的第一时间,呼和浩特市就按照国家政策,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了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PPP模式的实施意见,对推广PPP模式的重要意义、主要原则、项目实施、项目合同、项目监管、组织保障等六方面内容进行了明确,确保PPP项目的实施有章可循。

考虑到PPP项目推进涉及方方面面,该市专门建立领导协调机制,市政府成立PPP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挂帅,全市31个相关部门参与其中。基本实现了按月从市政府层面对PPP工作进行部署和督导,协调职能部门加强联动,提升工作效率。

与此同时,在组织保障方面,市财政局专门组建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PPP中心),与金融科合署办公,促进PPP工作有效展开;牵头成立市城乡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专门负责基金运作事宜,为PPP工作协同推进打造专业平台。

全面推进能力建设

呼和浩特市推广PPP非常重视能力建设,且不局限于提升财政部门、财政干部的履职能力,还包括各级相关部门、相关企业。

能力建设首当其冲的就是对政策的学习。自推广PPP模式以来,呼和浩特市财政局将财政部、自治区财政厅印发的有关文件都汇编成册,向全市各部门、各旗县区、相关企业等发放600余册,为各方面开展工作提供指南。

除此以外,市财政局持续举办各种PPP工作的培训班。比如,2014年以来,组织了市本级和旗县区相关部门、金融机构,并特邀市人大财经委等部门共200余人,参加了财政部、自治区财政厅组织的培训活动;2016年1月,举办了全市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培训会议,对政府领导、市本级和旗县区相关部门、市属国有企业、项目实施机构、驻呼金融机构、专业咨询机构等近400人进行ppp政策理论和实操培训,并以展板的形式宣传展示了PPP项目;今年,将PPP培训的重点放在实操方面,以切实提高业务人员的实务操作水平。

“打铁还需自身硬”,财政部门作为PPP工作的牵头部门,对财政干部履职能力的培训是重中之重。在边干边学的过程中,通过一个一个扎扎实实推进PPP项目落地,财政系统内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素养的干部。

比如,在对PPP项目进行物有所值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的过程中,财政干部通过与项目单位、咨询公司、财务专家探讨“两个论证”的重点环节和关键问题,对如何把握ppp项目的风险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对公开招标文件及合同体系进行审查的过程中,对PPP项目合同文本的撰写有了更多心得;在参加政府采购结果确认性谈判时,会针对谈判问题认真思考、总结;在聘请法律顾问对PPP工作进行全程法律审查过程中,对确保ppp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合法合规有了非常清晰的概念等。

挑战即机遇,痛并快乐着。这是呼和浩特市财政干部们在推动PPP工作过程中特别显著的感受。

他们不仅通过官方的渠道,保持与财政部、自治区财政厅及市里相关部门、旗县区财政局、社会资本、金融机构等各方的沟通协调、交流研讨,而且在“内蒙古财政PPP工作群”“呼市PPP工作群”里及时沟通信息、部署工作,彼此鼓励与帮助。

他们夙兴夜寐,忙碌奔波,一路同行。

解决资金问题是关键

解决资金问题是推动PPP项目的关键。同时,PPP模式变主要依靠财政支出的传统模式为吸收社会资本投入,带来的改变更大。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2016年7月,呼和浩特市与中国PPP基金达成投入轨道交通1、2号线项目24亿元的合作意向,是中国PPP基金成立运行以来的第一单。

在同年年底,中国PPP基金与内蒙古的5个PPP项目签约,其中有4个是呼和浩特市的项目,与中国PPP基金达成的投资合作额度为30.37亿元,呼和浩特市已成为中国PPP基金在全国投资项目数量和投资额最多的地区之一。

中国PPP基金的投入必将起到极大的增信作用,对于增强项目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改善项目投资结构,进一步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此外,将新机场迁建项目作为优先备选项目,向新开发银行争取6亿美元合作意向,并与世界银行达成合作的初步意向。

谈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的转变,赵英杰表示,这反映了深层次的变革:一是政府角色方面,传统模式下政府担任的是决策者和投资者的角色,而PPP模式下担任的是合作者和监督者的角色;二是风险机制方面,传统模式政府几乎承担所有风险,而PPP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共同分担。

可以说,PPP模式下,实现了政府角色从决策者和投资者向合作者和监督者的转变,扩大了项目资金来源,提高了运行效率,最终对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起到提速的作用。

扎实落地是最好的答卷

呼和浩特市的PPP项目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较多,而且项目体量很大,涉及的投资额非常高,仅轨道交通和市政建设项目就占总投资额的一半多。

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共有57个项目纳入PPP项目库,总投资2030.6亿元。其中,有5个项目列入国家示范项目,22个列入自治区推介项目。

“我们是成熟一个推一个,稳步有效、合规合法地去推进。”赵英杰说。

目前,该市已经有5个项目落地,取得实质性进展,总投资426.92亿元,占全部推进实施项目总投资的55%以上。

比如,备受瞩目的国家示范项目———轨道交通1、2号线一期工程,1号线正式签署PPP合同,主体结构开工建设,2号线进入社会投资人政府采购谈判阶段,并已完成大部分站点前期工程。

据呼和浩特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麻永华介绍,这样的项目进度在国内处于中上游水平。

另外,从落地项目撬动社会资本的情况来看,效果非常好。这5个落地项目共涉及政府投资80.56亿元,社会资本投资89.09亿元,融资257.27亿元。

为了推动PPP项目落地,呼和浩特市付出很多努力。

比如,定期组织召开项目进度督导会,按照实施PPP项目的5个阶段、19个步骤,对国家示范项目、自治区推介项目进行专项督导,日常实行按人包片督导并定期反馈解决问题。

以呼和浩特市保障房项目落地的督导为例,市财政局不仅主动积极协调中国PPP基金达成投资2.93亿元的合作意向,还对市保障房公司调整的实施方案进行审查,并依据财政部相关规定出具了审查意见。

还有,市财政局开展绩效评价,保障社会资本履约。他们按照项目操作流程对PPP项目实施进行绩效考核,将社会资本收益与考核结果挂钩,并作为安排下年度预算的依据。建立PPP项目财政投资跟踪评审机制,提早介入评审以合理确定工程造价,从而加强对PPP项目的监管。

PPP项目的顺利推进与实施,对于提升呼和浩特的城市综合功能定位、增强首府经济实力、改善民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草原青城增添魅力。

锦上添花,青城,模式

延展阅读

相关文章